五联LOGO 中文 English
五联人物搜索选项 五联人物 五联新闻 五联刊物
浙江五联

值得托付和信赖的律师事务所
分类栏目
五联动态
当前位置: 五联动态 >五联动态

五联时评 | 香港稳定币监管要点与法律风险简析

来源: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     发布日期:2025-08-01     浏览次数: 17
五联时评 | 香港稳定币监管要点与法律风险简析

 2025年8月1日,被称为“全球首个针对法定稳定币全面监管框架”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稳定币条例》将正式实施。结合该背景,笔者就香港稳定币合规要求及法律风险问题分享个人体会,供参考。

一、什么是稳定币?

《稳定币条例》第3条将“稳定币”界定为符合以下条件的加密保护数码形式价值:

1.以计算单位或经济价值的储存形式表述;

2.作为交易媒介用于贸易付款、偿债或投资目的;

3.可透过电子方式转移、储存或买卖;

4.在分布式分类账或类似信息储存库上操作;

5.参照单一或一篮子资产维持稳定价值。

 同时,条例明确将数字法币、有限用途代币、证券期货合约、储值支付工具存款、银行存款等排除在稳定币范畴以外。

 因此,稳定币必须同时满足“技术特征”(DLT)与“经济特征”(锚定机制)。与之相比,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资产并不承诺任何锚定,其价格完全由市场共识决定,核心逻辑是“去中心化稀缺性”而非“稳定性”。因此,稳定币在法律定性上更接近具有锚定资产的“可赎回电子货币”,而比特币更接近“不记名数字商品”。两者最大的差异就在于“稳定”二字,有锚品的稳定币具有与其币值挂钩的资产因此价格足够“稳定”,而没有锚品的比特币等加密资产价格并不具有稳定性(价格高低全凭共识)。

二、出台背景

 2022年TerraUSD崩盘导致全球市值蒸发逾400亿美元,触发FSB、IMF等多边机构对稳定币系统性风险的红色警报。美国遂于2025年5月19日通过《GENIUS Act》,确立联邦层面100%储备、禁止算法稳定币、市值100亿美元以上必须美联储牌照等硬性规则。香港立法会仅隔两日便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并在5月30日发布生效。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在稳定币监管和发行层面开启了新一轮的竞争,条例为以离岸人民币为锚定资产的稳定币提供了法律依据,并据此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数字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监管要点

1.双层牌照

 发行牌照:由香港金管局(HKMA)审批,仅授予“特定稳定币”发行人(锚定一种或多种法币);储备须100%高流动性资产,且每日公开披露;应当具备财务稳健性,需符合维持最低2500万港币的实缴股本等要求;

分销牌照:向零售投资者营销或提供服务的平台须持有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VASP)牌照,并落实KYC/AML/CTF义务。

2.负面清单

数字法币、银行存款、证券型代币、储值支付工具存款被明确排除,避免监管套利。

3.域外效力

任何声称锚定港元的稳定币,无论发行主体是否在港,均需取得牌照,体现“货币主权延伸”原则。

4.法律责任

对违反《条例》的持牌人可施加罚款、暂停或撤销牌照等行政措施,严重违反者可能面临刑事起诉,包括罚款和监禁。非持牌机构发行或销售稳定币可处罚款500万港元及监禁七年;涉及稳定币交易的欺诈行为,可处罚款1000万港元及监禁十年等。

四、法律风险

1.外汇管理风险

稳定币虽锚定外币,但境内个人年度5万美元购汇额度及“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人寿保险”等负面清单仍适用;通过OTC商家或跨境支付通道兑换稳定币,存在被认定为分拆购汇或地下钱庄的风险。  

2.非法集资与传销风险

部分境外项目以“高收益稳定币理财”之名面向境内公众募集USDT/USDC,实质可能构成《刑法》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第224条组织、领导传销活动。

3.洗钱风险

依据《反洗钱法》第26条及《关于办理洗钱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一旦稳定币地址被上游犯罪关联,境内司法机关可要求交易所冻结或强制划转。

4.税务风险

稳定币与法币兑换虽无增值,但若用于投资其他加密资产产生收益,个人须主动申报“财产转让所得”20%税率;企业则按25%企业所得税缴纳。同时若涉及资金跨境,还存在多个法域内的纳税义务。

 香港《稳定币条例》为全球提供了法币锚定稳定币的“监管样板”,亦为稳定币发行和销售划定了合规边界。在跨境资金流动、税务、反洗钱三线收紧的背景下,稳定币并非“低风险套利工具”,而是高度监管敏感的金融商品。境内主体唯有在牌照、外汇、税务、反洗钱四重合规框架下审慎参与,方能避免其中潜在的法律风险。


电话: 0571-87822111  传真: 0571-87801462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复广支二路大名空间六楼
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577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