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联LOGO 中文 English
五联人物搜索选项 五联人物 五联新闻 五联刊物
浙江五联

值得托付和信赖的律师事务所
分类栏目
五联动态
当前位置: 五联动态 >五联动态

五联时评 |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在即,将为妇女从事家务劳动补偿提供法律保障

来源: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     发布日期:2021-12-22     浏览次数: 685
五联时评 |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在即,将为妇女从事家务劳动补偿提供法律保障

 2021年12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在京举行,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随着社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妇女权益的保障直接关系着妇女的切身利益和亿万家庭的幸福美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前不久,国家三胎政策的开放以及妇女生育假等假期的调整,让女性同胞们又爱又恨。自民法典实施以来,有关妇女从事家务劳动价值方面的讨论一直不断。本次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订,也关注到了这一现实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1、从事家务劳动为什么要补偿?补偿标准是什么?怎么计算?

 从法院各地判决来看,对于家务劳动进行补偿是共识。《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修改了《婚姻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取消了离婚经济补偿只在约定财产制下适用的限制,将经济补偿范围扩大到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同样适用。体现了对家务劳动价值的认可,也赋予家庭中“全职太太”的离婚经济补偿权。

 离婚经济补偿请求以负担了较多家庭义务为前提。虽在法条上只列举了“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这三种表现行为,但后面还有一个“等”字,这使得该条文适用情形不限于这三个方面。为家庭利益而负担的义务均在此列,主要表现为家务劳动。家务劳动是指为自己和家人最终消费所进行的准备食物、清理住所环境、整理衣物、购物等无酬劳家务劳动以及对家庭成员和家庭以外人员提供的无酬照料与帮助活动 。人民法院在确定离婚经济补偿数额时,必须要全面综合考察,尽量使经济补偿数额与负担较多一方付出的劳动、产出的价值得以匹配。具体可以考量以下几个因素 :

A 家务劳动时间。包括日常投入在家务劳动上的时间,婚姻关系存续时间的长短等。

B 投入家务劳动的精力。比如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和子女,从事劳动强度大、复杂性高的家务劳动。

C 家务劳动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如良好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如因此带来的家庭积极财产的增多或消极财产的减少。比如,现实生活中,一方如果与另一方经常吵架,另一方可能会心情抑郁,工作效率低,上班工作出错,收入减少。反之,一方将老人小孩照料妥帖,和另一半相处愉悦,另一半工作效益必然会无形之中增加。

D 负担较多义务一方的信赖利益或机会成本。婚姻中,两夫妻往往难以付出同等时间精力在家庭生活中,必然会出现相对来说的多或者少。一方出于对婚姻前景的信赖,自愿放弃或压缩自我发展的一部分空间,换取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照料家庭。比如个人工作选择、收入能力、出国深造等方面的机会成本。而另一方会因此获得有形财产利益、无形财产利益及可期待的财产利益,如一方在婚姻期间获得的学历学位、工作前景、专业职称、知识产权等,均应当纳入经济补偿数额的计算范畴。

2、司法实务中,对于家务劳动价值认定争议较大,从举证角度来看,需要提供什么样的证据?

 对于家务劳动补偿金额裁判尺度不一。我认为最主要是因为个案具体情况不一样,个案当事人举证能力不一致,当然,也有可能当事人对家庭贡献客观上存在差异,使得法院在个案裁判中表现出了不同的裁量权。为了最大限度实现同案同判,建议通过制定相关司法解释或者规范性文件等方式,对家务劳动产生的价值罗列出一些衡量标准,细化家务补偿制度。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提出离婚经济补偿的一方需要举证证明其在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方面负担了较多义务。但由于家务劳动多为家庭生活内部事务,很难直接提供证据予以证明,举证较难。

 审判实践中,当事人可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举证:可通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证人证言、邻居的证人证言以及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出具的证人证言来证明。可通过提交相关门诊、住院病历等材料对照料老人、抚育子女义务负担较多的证明;可提交与孩子老师、培训机构等的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对抚育子女义务负担较多的证明。

3、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草案所做的规定,有什么现实意义?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规定,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从目前媒体对有关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的报道来看,是从主体方面对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的规定进行了明确,回应了现实生活中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工作等家庭事务作出贡献较多的多为妇女同胞这一现状。同时,主体的变动体现出妇女权益保障法作为妇女权益保障领域专门法的基本定位,配合国家出台的相关三胎政策以及前段时间部分省市对妇女生育假期等方面作出的调整,共同为妇女妇女同志们编制出一张权益保障网,为妇女同胞们从事家庭事务的价值提供法治保障。


电话: 0571-87822111  传真: 0571-87801462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复广支二路大名空间六楼
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57727号-1